1、张仲景蜂蜜治便秘张仲景年少时随同乡张伯祖学医,由于他聪颖博达,旁学杂收,长进很快。
2、一天,送来一位唇焦口燥、高热不退,精神萎蘼的病人。
3、老师张伯祖诊断后认为属于“热邪伤津,体虚便秘”所致。
(相关资料图)
4、需用泻药帮助病人解出干结的大便,但病人体质极虚,用强烈的泻药病人身体受不了。
5、张伯祖沉思半响,一时竞没了主张。
6、张仲景站在一旁,见老师束手无策,便开动脑筋思考。
7、忽然,他眉宇间闪现出一种刚毅自信的神情,他疾步上前对老师说:“学生有一法子!”他详细地谈了自己的想法,张伯祖听着听着,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。
8、张仲景取来一勺黄橙橙的蜂蜜,放进一只铜碗,就着微火煎熬,并不断地用竹筷搅动,渐渐地把蜂蜜熬成粘稠的团块。
9、待其稍冷,张仲景便把它捏成—头稍尖的细条形状。
10、然后将尖头朝前轻轻地塞进病人的肛门。
11、一会儿,病人拉出一大堆腥臭的粪便,病情顿时好了一大半。
12、由于热邪随粪便排净,病人不几天便康复了。
13、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,逢人便夸。
14、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药物灌肠法。
15、以后,张仲景在总结自己治疗经验,著述《伤寒杂病伦》时,将这个治法收入书中,取名叫“蜜煎导方”。
16、2、钱乙黄土治肾病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生,他著有《小儿药证直诀》,人们尊称他为“儿科之圣”。
17、钱乙做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医官。
18、一天,宋神宗的皇太子突然生病,请了不少名医诊治,毫无起色。
19、病情越来越重,最后开始抽筋。
20、皇帝见状十分着急。
21、这时,有人向皇帝推荐钱乙。
22、于是,钱乙被召进宫内。
23、皇帝见他身材瘦小,貌不出众,有些小看他,但既然召来,只好让他为儿子诊病。
24、钱乙从容不迫地诊视一番,要过纸笔,写了一贴“黄土汤”的药方。
25、心存疑虑的宋神宗接过处方一看,见上面有一味药竟是黄土,不禁勃然大怒道:“你真放肆!难道黄土也能入药吗?”钱乙胸有成竹地回答说:“据我判断,太子的病在肾,肾属北方之水,按中医五行原理,土能克水,所以此症当用黄土。
26、”宋种宗见他说得头头是道,心中的疑虑已去几分。
27、正好这时太子又开始抽筋,皇后在一旁催促道:“钱乙在京城里颇有名气,他的诊断很准确,皇上勿虑。
28、”于是,皇帝命人从灶中取出一块焙烧过很久的黄土,用布包上放入药中一起煎汁。
29、太子服下—帖后,抽筋便很快止住。
30、用完两剂,病竟痊愈如初。
31、这时,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钱乙的技术,把他从翰林医官提升为有很高荣誉的太医丞。
32、3、张景岳急智解危难张景岳是明代著名医学家,人们都知道他善用温补,却很少知道他还有一段急智解危的故事。
33、一户姓王的人家有个儿子,刚满一岁。
34、一日,母亲随手拿一枚钉鞋的圆铁钉给儿子玩。
35、小孩不知,误塞入口中,吞到喉间出不来。
36、其母见状大惊,忙倒提小孩两足,欲倒出铁钉,哪知小孩反而鼻孔喷血,情况十分危急。
37、孩子的父母连呼救命。
38、恰好张景岳路过这里,他见状急命其母将小儿抱正,小儿“哇”地一声哭开了.景岳断定铁钉已入肠胃,小儿父母早吓得六神无主,迭声哀求张景岳想想办法。
39、张景岳陷入沉思中,他记起《神农本草经》上有“铁畏朴硝”一句话,想出一个治疗方案。
40、他取来活磁石一钱,朴硝二钱,研为细末,然后用熟猪油、蜂蜜调好,让小儿服下。
41、不久,小儿解下一物,大如芋子,润滑无棱,药物护其表面,拨开一看,里面正包裹着误吞下的那枚铁钉。
42、小儿父母感激不已,请教其中的奥秘。
43、张景岳解释说:使用的芒硝、磁石、猪油、蜜糖四药,互有联系,缺一不可。
44、芒硝若没有吸铁的磁石就不能跗在铁钉上;磁石若没有泻下的芒硝就不能逐出铁钉。
45、猪油与蜂蜜主要在润滑肠道,使铁钉易于排出——蜂蜜还是小儿喜欢吃的调味剂。
46、以上四药同功合力,裹护铁钉从肠道中排出来。
47、小儿父母听完这番话,若有所悟地说:“有道理!难怪中医用药讲究配伍,原来各味药在方剂中各自起着重要作用哩!”4、程钟龄施计治“足痿”程钟龄是清代著名医家,他临证经验丰富,别人久治不愈的疾病,经他治疗常能奇迹般地康复,名噪康熙、雍正年间。
48、有—富翁,身患足痿,欲行必以手持物方可缓慢移步,服过许多药皆无效。
49、他久慕程钟龄的大名,让人抬了去求治。
50、程钟龄见他六脉调和,得知病人遍服中药无效,断定这是心病,非药物所能治,决定施计治疗。
51、他替病人收拾了一间房子,安顿病人住下。
52、程钟龄预先在病人住的房间里摆上许多古玩,并特意在病人坐凳旁放置一瓷瓶。
53、他向病人介绍说:“这是我的古董收藏室,所藏之物皆属珍品。
54、”他一一告诉病人它们的价值。
55、最后,他指着瓷瓶说:“这是我的传世之宝,十分稀罕,千金难求。
56、”实际上,包括瓷瓶在内的所有东西都是赝品,只是病人属于外行,被蒙在鼓里罢了。
57、病人在屋里闷坐了两天,见程钟龄既不处方,也不寒喧问暖,甚至回避见他,憋得心慌。
58、第三天,他决定出去走走。
59、因离开重物难以迈步,他只好就近抱着瓷瓶小心冀冀地起身。
60、岂知程钟龄在旁边窥视已久,待病人举步欲走时,程钟龄突然出现,猛喝道:“你好大的胆!竟敢偷走我家的宝瓶!“病人一惊,手一软,“当”的一声,瓷瓶从手中滑落到地上,摔得粉碎。
61、这下病人大惊失色,垂手痴立在那里。
62、程钟龄见病人不靠支持物已能站立,心里十分高兴,暗自思忖:这病已去几分,应该趁热打铁。
63、于是,他上前握住病人的手说:“你别害怕,跟我来!“那人竟跟在程钟龄身后走出屋外,他举步平稳,行走如常,多年顽疾,一下子就治好了。
64、程钟龄这才告诉病人,他摔碎的东西并不是什么稀世之宝,是为了解除心理上压力、转移注意力而设的计谋。
65、病人恍然大悟,连声赞扬程钟龄的高明医术。
66、5、叶天士摸脚治红眼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病颇有高招。
67、一次,他遇上一位两眼通红的病人,病人眼眵堆满眼角,眼泪直往下淌,不断地用手去揩,显露出十分忧虑的神情。
68、叶天士见状,详细地询问病情,然后郑重地告诉病人说:“依我看,你的眼病并不要紧,只需吃上几帖药便会痊愈。
69、严重的是你的两只脚底七天后会长出恶疮。
70、那倒是一个麻烦事儿,弄不好有生命危险!”病人一听,大惊失色,赶忙说:“好医生,既然红眼病不关紧要,我也没心思去治它了。
71、请你快告诉我有什么办法度过这个难关?”叶天士思索良久,正色说道:“办法倒有一个,就怕你不能坚持。
72、”病人拍着胸脯保证。
73、于是叶天士向他介绍了一个奇特的治疗方案:每天用左手摸右脚底三百六十次。
74、再用右手摸左脚底三百六十次,一次不少。
75、如此坚持方能度过难关。
76、病人半信半疑,但想到这是名医的治法,便老老实实地照看做,七天后果然脚底没长出毒疮。
77、更令他惊异的是:红眼病竟不知不觉地痊愈了。
78、他高兴地向叶天士道谢,叶天士哈哈大笑,向他和盘托底,说道:“实话告诉你吧,脚底长毒疮是假的,我见你忧心忡忡,是惦记着眼病。
79、而你的眼疾恰恰与精神因素的关系很大,于是我想出这个办法,将你的注意力分散、转移到别处。
80、除掉心病,眼疾便慢慢好了。
81、”病人听完,惊奇不已,连声赞叹叶天士医术高明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今日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